今天是: 天气预报:
??
 
  滚动消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展馆
 
余炎林----第四届枝江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发布日期: 2018-06-20 09:48:11 字号:[ ]

 

杏林流韵,医者父母心

 

    “余医生看病就是好得快!”每当你走进枝江市人民医院门诊三楼五官科时,总会发现科室门口聚集着大量的病人在这样悄悄的议论,他们所谈论的就是五官科主任余炎林。

病情就是命令

    自1994年从湖北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枝江市人民医院至今,余炎林同志在五官科耳鼻喉这个专业岗位上已工作了21个春秋。从踏进医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开始,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解除病人之病痛。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临近毕业时,被诊断为“癌症患者”,经过多位专家的手术治疗,总算保住了性命。在“阎王殿”里走了一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用我有限的时间去救治更多的人!正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深切体会过疾病的痛苦,所以从第一天走向工作岗位起,他就把自己献给了心爱的医学事业,并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医学事业中,以病房为家,视病人如亲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始终深爱着自己的岗位。枝江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承担着全市五十余万人的眼耳鼻喉疾病的保健及治疗任务,同时也承担了全院的气管切开手术,从他拿上手术刀那一刻起,他的生活中就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仅2014年,经他接诊的门诊病人就有13183人,住院病人332人,手术治疗的病人212人。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上班是他的工作常态,中午或是晚上下班总是给最后一个病人诊疗结束才走。

    长年不规律的生活,再次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伤害,他自己多次住院治疗,可不等身体完全恢复又立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病情就是命令,病人就是一切。他早已把自己的疾病忘到了九霄云外,诊疗病人、上手术台,指导会诊。19年来,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还是是临时手术、急诊、院内会诊,他总是随叫随到。2011年2月2日(农历除夕)凌晨1时许,正在家中休息的他突然接到急诊电话,手术室一患者需紧急气管切开。因正逢除夕,大街上除了清洁工外看不到一个行人,他从城东老医院宿舍走了近20分钟才遇到出租车,为了赶紧手术,无奈只好坐上那辆漫天要价的“黑出租”。手术做完后当看到病人的病情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虽疲惫不堪,心中伴随的却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自豪感。

从医先学术

    在医生的岗位工作的时间越长,他越觉得自己所学的本领太少了,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知识和技能,1999年,他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修一年,2003年又自费到上海第六医院参加颞骨解剖培训,2004年先后到北京同仁医院和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学习,2015年12月,他再一次请公休假自费到上海第六医院进一步深造。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于 2007年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硕士研究生,并于2010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还自费到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短暂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鼻科疾病、中耳炎、耳鸣、鼾症、头颈肿瘤、颌面部骨折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大量的实际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疾病的诊治水平。同时,在业余时间,别人在休闲娱乐,他却宅在图书馆阅读大量国内外医学文献,并多次参加新技术研讨会,向同行学习切磋,及时了解耳鼻喉疾病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疗法,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外学习期间,自费购买了总额近万元的医学图书,和总额近六千元小型手术器械。回院后,迅速将所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同事倾囊相授。自费购买的器械也免费提供给同事使用。率先开展了颌面部骨折开发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鼓膜切开术、乳突根治术、环勺关节复位术等手术。尤其是颌面外科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的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撰写论文,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获宜昌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课题《微波热凝术在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参与设计、主持完成获枝江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课题《腺样体切除手术方式比较研究》,该课题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论文。2012年对他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他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为五官科能评上宜昌市重点专科做了大量的文字工作,同时也承担了课题《腺样体切除手术方式比较研究》及其鉴定的全部文字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一点。作为科室的带头人,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不断的要求科内的人员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科内,他利用每周的早例会进行全科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医德医风培训;手把手的教年青医生手术操作技巧、应急措施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更是积极的培养业务骨干,在科室严重缺人手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送他们到上级医院进修。在他的努力下,五官科的人员素质得到了大的飞跃,更是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赞誉。

医病更医心

    作为一名资深的医务工作者,他深知解除病人身体上的痛苦仅仅只是病人康复的一部分,让病人从精神上战胜病魔才是病人走向康复的重要过程。在日常工作中,他把与病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无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肢体上的,都当成治疗的一部分。2012年有一个患者,遭受家庭暴力脑部损伤,转院到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时,丧失了语言功能,病人一度呈现出厌世的情绪。看到病人的不幸遭遇,他从心底感到万分同情,并给自己鼓劲,一定要把病人治好。从病人住进五官科病房那天起,每天下班后他定时到她房间和她进行思想交流,交流的时候他就用手握住病人的手,他想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给患者于力量。三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开口说话了,她说的第一句断断续续的话是:“医生,谢谢你!”,那一刻,他也激动得热泪盈眶。病人出院时,他自掏腰包租了一辆车将病人送回家,离开时还扔下了几百元钱。

病人就是亲人

    从医多年以来,他一直以“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为己任,视病人为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坦诚相见、真情沟通,与患者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许多病人康复后成了他的知心朋友,让他体会到了其他职业难以体会到的满足与自豪。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 站 链 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